華為海洋51%股權成香餑餑!光纖巨頭中天、亨通齊出動
文章來源:【互聯網】 作者:【*】 點擊:次 時間:2019/6/19 16:38:03 |
華為持有的華為海洋網絡(香港)有限公司(下稱“華為海洋”)51%股權,又吸引了一個買家。筆者通過業內渠道獲悉,中天科技有意參與競購,并向華為提交了投資意向書。
此前,國內另一大光纖廠商亨通光電公告稱,公司正在籌劃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,收購華為海洋51%股權。目前,亨通光電股票及轉債均停牌,停牌時間預計不超過10個交易日。
近幾年,隨著光纖市場從高速增長進入平穩期,包括長飛、烽火等光纖巨頭也紛紛進軍海洋光纜產業。中天科技有意參與競購,反映出海洋光纜已經成為光纖廠商新的競爭焦點。
“香餑餑”華為海洋
資料顯示,華為海洋成立于2008年11月26日,其中華為占股51%,全球海事系統有限公司占股49%。經過11年發展,華為海洋已經成長為全球知名的海纜系統集成商之一,總計參與了約5萬多公里、90項海纜鋪設或升級工程。數據顯示,2015至2020年,華為海洋預計鋪設28條海纜,占這段期間全球完工數量近1/4。
從全球來看,海纜市場被“三巨頭”美國SubCom、日本NEC和歐洲阿爾卡特海纜接近壟斷,三家份額達到90%。包括華為海洋在內,中國有多家廠商在海纜市場展現出較強的競爭力,但離“三巨頭”還有不小的距離。目前,全球海纜已經進入了一個較大的替換周期,而且中國對新建海纜的需求十分旺盛,是一個真正的藍海市場。
因此,對海纜市場的后發者來說,華為海洋51%股權無疑十分誘人。光纖廠商通過并購華為海洋,可以迅速擴大在海纜市場的份額,并獲得華為海洋積累10余年的海纜建設經驗和產業鏈資源。華為選擇出售華為海洋股權可能與當前的國際形勢有關,光纖廠商則獲得了一個絕佳的機會。
中天科技實力不俗
據了解,作為光纖“五巨頭之一”,中天科技很早就投資海洋產業,目前已成為中天科技的主營業務之一,包括海纜研發制造、海洋系統、海纜施工與風電施工四大領域。“中天海纜”是國家工信部首批海纜制造業單項冠軍培育企業、唯一的海纜動員中心,實力不俗。
資料顯示,中天科技海纜產品2008年即進入國際市場,現已通過國外眾多海纜用戶的合格供應商認證,是國內首家也是獲得認證最多的海纜廠家。圍繞海工向總包發展的戰略,中天科技在歐洲亞洲等先后承接了德國、孟加拉、馬來西亞等總包項目。在歐洲高端海纜市場,中天科技2017年中標了德國電力公司TenneT的155kv海纜施工總包項目,今年5月份順利交付,代表了國內海纜制造廠家首次打入了歐洲高端市場,極大提高了中天海纜在歐洲的品牌知名度。
在海洋工程方面, 中天科技擁有“中天7”和“中天8”兩艘600T自升式安裝平臺;“中天9”1600T浮吊船,隨船配備當前國內進口的最大的德國“Menck3500”液壓打樁錘;帶6000T轉盤的“中天5“海纜施工船為國內單根連續敷設長度之最。據悉,目前所有船只均已奔赴現場作業,根據目前在手項目情況,施工作業可排至2020年末。
競購邏輯很完美
從業務邏輯上看,中天科技有充分的競購理由。華為海洋是國際海纜行業一流的系統集成商,中天科技則在光通信、電力傳輸、新能源和海洋裝備等領域市場地位領先,雙方優勢互補,合作潛力巨大。通過收購,雙方將在技術、品牌、產品和渠道等多個方面實現協同效應,更好地抓住市場增長機遇。
業內人士向筆者進一步透露,“對于華為海洋的股權,中天科技一直都在關注,如今是一個很好的機會。而且中天科技發展穩健,擁有很好的現金流,有能力發起競購。”
中天科技2018年年報顯示,當年實現營收339.24億元,同比增長25.27%;凈利潤21.3億元,同比增長18.86%。其中,光通信業務營收75.39億元,同比增長7.42%;海洋網絡業務營收10.69億元,同比增長33.71%。據了解,中天科技過去幾年陸續收購了一些技術團隊擴充產品線,現今有可能繼續通過外延式并購,為海纜等各項業務發展提供新動能。

網友評論已有人參與評論
用戶登錄 注冊新用戶 忘記密碼?